公历:

山上

文·图/吉米平阶

进入农历五月底,到了采挖虫草的季节,县乡决定在几个虫草采挖点设立工作组,协调在采挖期间的各项事宜,我们工作队和乡政府共同组成的工作组来到了色巴山上的夏季牧场。

◎早上六点来钟,天刚刚放亮,森林里的各种鸟儿就开始唱歌。

工作组的住所安排在一家老乡夏天放牧的小屋和一顶小帐篷里,老乡的小屋两层,一层是牛马圈,二层有两间房,一间是封闭的,平常用来堆放东西,夏季住宿,现在成了帐篷商店的仓库,可以锁上,有十平米左右。另一间有一面没有砌墙,长年敞开,更小一些,老乡平时用来堆放柴火,现在就成了工作组的宿舍兼厨房,帐篷搭在小屋北面的坡地上,林卡乡虫草采挖联合工作组就算正式成立了。

乡里买了奶茶、牛奶、鸡蛋、挂面,各类调料,西葫芦、大白菜、圆白菜、花菜、青椒等各色菜蔬,还有面粉、大米、糌粑、啤酒等等,有煤气灶、柴灶,各类生活物资齐备。我们带上去了折叠床,把敞开的南墙以及北墙与屋顶之间的缝隙用塑料布封住,就是十分完美的一座临时住所了。

早上六点来钟,天刚刚放亮,森林里的各种鸟就开始放歌,其中有一种叫声奇特,我们叫它“慢慢鸟”,它的叫声极像藏语的“等一会呀”。“滴子咕呀—”它这样长声吆吆的每天叫我们起床,这是每天的第一个节目。然后趁着牲畜们还没有饮水之前先去水塘打来清水,用柏枝生火烧茶,柏树枝烧出的茶饭,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香味。

◎为迎接新一批队员举行的欢迎仪式。

◎乡里买了奶茶、牛奶、鸡蛋、挂面,各类调料、蔬菜、面粉、大米、糌粑、啤酒等等各类生活物资齐备。

如果要打电话,从住处沿尚未完工的通往帕东村的公路南行五公里左右,有一处有移动信号的山坡,闲来无事的时候,散步前往,连接与外界的联系,有一种奇特的感觉,那就是别人找不着我们,而我们想抓住任何人,十分容易。

◎老乡的小屋有两层,一层是牛马圈,二层有两间房子。

◎柏树枝烧出的茶饭,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香味。

◎采挖虫草回来。

◎有联通信号的山坡。

从山上的公路上可以看见在我们的住处下面有一栋民居,有的村民给我们说,过去这里也是从内地往西藏的川藏茶马古道的一支,曾经盗匪出没,下面的那家人就是他们的后人。有一天,那间房子的主人来我们的住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我们问起这件事情,他笑了,说那是几十年前的传说了,他是普龙村的平措,跟传说中的盗匪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长年在山上看管牲畜。顺山谷下行半小时,到了他家的院落,平措的老婆在柴灶上给我们烙荞麦饼,抹上酥油辣椒面和盐巴,趁热吃非常鲜美,是山上独特的享受。平措家的荞面饼是他老伴在一个安全帽里给我们做的,印象十分深刻。也有偶尔拿来几根虫草的,看上去黄橙橙、胖乎乎的十分可爱,我们就买下来用牙刷十分小心的刷干净,晒在太阳底下,没过几天就变得又黑又瘦,状如牙签了。看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那些很好的虫草,其前身应该更加可爱。虫草采挖收入是村民生活中的重要补充,每到采挖虫草的季节,这里都会热闹一回。在山上,我们迎来了新一批轮换的队员,举行了特殊的欢迎仪式。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电子刊

主办:中国西藏杂志社  编辑出版:中国西藏杂志社

地址:中国 北京 府右街135号   邮政编码:100031

中文部:010-58336050/58336082/58335511/58335518

藏文部:010-59512450/58335517/58336006

英文部:010-58336070/58335683

版权所有 中国西藏杂志社 京ICP备17049894号

E-mail:zgxizang@163.com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