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元红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为了方便运送物资,需要开辟高原禁区的航线。因此,西南军区派出了气象人员随十八军西进,从雅安开始建设气象站,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西藏的气象事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如今,60年过去了,西藏的气象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向历史的深处,回眸那些艰辛而又难忘的岁月……
◎ 日喀则气象雷达检修。
气象站点,生存的基线
1950年,西藏有了气象站,在一些空投场地的附近。1951年,昌都解放,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需要,十八军又在一些地区建设了气象站。但是这些气象站点的建设,都是应急的、临时的,在完成任务后基本上就撤销了。1956年,国务院发出了做好西藏通航气象保证的指示,西藏的气象站点才较大面积地开始建设,一直到了1980年,西藏气象站点的格局基本上确定,成立的39个气象站中有32个在县级,7个在地市所在地,这样的建设布局基本上能够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
但是,西藏有120万平方公里,74个县,如此一来还有30多个县没有气象站。200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的通知》下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县县有气象站”的目标。经过努力,两年时间里,新建和改建无人自动气象站86个,新建风塔自动气象观测站3座。全区的气象观测站总数达到了135个,全区气象观测站密度提高到平均每1 万平方公里1个,大大提高了对全区气象灾害监测的能力。
气象站建成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新建的自动气象站,如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资料的正常传输、灾害的及时防范呢?经过西藏气象部门的积极协商和沟通,2010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落实县级气象防灾减灾政府管理职能的通知》。同年10月8日,经过各相关县人民政府对文件的落实,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报送,新设立42个县级气象主管机构,确定99人为新的气象管理和工作人员,至此,西藏的站网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才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气象历史,事业的基石
西藏气象观测站点建设得到加强后,气象业务得到了不断的拓展,服务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气象探测而言,和平解放初期所探测的资料多以服务航空为主,但如今主要是服务于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探测内容和手段不断丰富,气象探测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丰富气象资料,1972年,西藏开始接收气象卫星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原气象资料欠缺的问题;为了拓展业务的需要,1995年,西藏气象部门开始卫星遥感应用的研究;为了气象资料能够实现自动化,2006年12月,西藏气象部门的地面观测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的切换……
气象资料观测到手,需要传送出去,否则它就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平解放初期,所观测到的气象资料是用电台进行发送的,接收人员只能手抄记录;1971年开始,西藏的部分气象通信换成了电传机,效率比人工手抄提高了3倍;1993年,投入215万元,西藏的气象通信换成了短波单边带数据通信系统;2000年,西藏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建成,提升了气象部门内部的数据传输和通话联系;2007年7月,西藏气象部门全部采用GPRS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气象资料,有效提高了传输的时效和质量,真正实现气象资料传输的快捷、便利和自动化。
◎ 林芝地区新一代天气雷达。
◎ 拉萨市气象局完成L 波段雷达的安装,并投入业务使用。
1956年10月,西藏有了第一份天气预报;1959年6月,《西藏日报》上正式刊登拉萨地区的天气预报;1960年1月1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每天17时开始发布天气预报;1988年,西藏电视台在春节、藏历年期间,利用藏汉两种语言播出全区的天气预报……到现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适时地发布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而且还根据不同的群众使用藏汉两种语言。天气预报成为了西藏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好伙伴、好朋友。
除了短期天气预报,1959年开始,西藏逐步有了中期预报,并于1988年11月成立了中期预报组;1978年开始,自治区气象台成立了长期天气预报组,正式开始制作长期天气预报;1982年开始,西藏每年召开两次短期气候预测,分别对汛期和冬春季节的短期气候趋势进行预测;1983年,西藏开始有了气候分析机构,自此之后,干旱监测、风能资源分析及区划、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区划、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区划、西藏气候图集、气候影响评价等有关气候方面的科研和业务不断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气象服务,发展的根本
西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有农业、牧业、林业,于是针对农牧林业所开展的气温、降水、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林区湿度、农作物生长状况、草场生长状况的观测、试验和业务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气象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走进温室大棚,了解作物和蔬菜生长,调查出现的灾情,积极为当地的农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信息。
1997年9月,在那曲地区气象局的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会上,专家们得出了一个不太乐观的结论:“前冬藏北各县降水量偏多,月平均气温偏低,会有中等以上的雪灾。”这一结论也震惊了那曲地委行署,开始积极部署防灾抗灾工作。当年9—12月,藏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雪灾,连续性降雪过程达15次以上,连续性降雪日数最大达15天。在那个冬天,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短期、中期、长期预报滚动发布,气象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夜晚,提供了一份又一份气象报告,与牧民的心贴得很紧,情融得更深,共同抗击天灾。
2000年4月9日,波密易贡乡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巨型山体崩塌,崩塌土方达到4.5亿立方米,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威胁着4000多名下游群众的安全。林芝地区气象局将服务搬到了灾区现场。这个时候,遥感监测也派上了极大用场,适时地向抗灾指挥部报告湖体的面积,天气预报、实况的降水资料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决策参考。面对“世界级的滑坡”,气象人的坚守和执着,让这次天灾顺利度过。
2008年5月15日, 当奥运火炬在珠峰上点燃、传递的时候,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能够如此成功地完成这项任务,气象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2007年5月,气象部门首次在西藏珠峰地区建成立体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西藏还加强了聂拉木站的GPS探空观测数据与珠峰大本营的资料对比,在大本营进行加密探空观测。在分析了定日和聂拉木2000年~2006年的气象资料后,得出了“珠峰地区5月上旬和中旬气温适宜,降水和风速都相对较小,适宜举行火炬展示活动”的结论。
以上只是60年来西藏气象部门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活动、重大工程提供气象服务保障的几个精彩片段。回顾历史,西藏众多的气象人把气象服务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作为立业之本,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毫无怨言。
气象人才,坚强的后盾
1950年,随着十八军进藏,一部分来自气象院校和西南军区气象处培训的人员也随之走进西藏。成为了西藏气象部门的第一批人才,也是西藏气象事业的开拓者。1970年,西藏气象部门就地开办了两期气象专业短训班;1973年,在自治区内招收了90名学生,他们多数是藏族,到内地学习气象业务;1975年,又以定向培养的方式在内地招生,为西藏培养了一批人才;1981年开始,西藏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折,国务院转发了中央气象局关于巩固西藏气象工作的请示报告,明确提出了加速藏族科技干部的培训。在这之后,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兰州气象学校等大专开始设立了短期轮训班、民族班等多种形式,为西藏集中培养了大批的藏族业务和技术骨干;2000年,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启动“五·二○·五○”人才工程;2007年,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提出了“812”人才工程……
多年来,通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新秀两个梯队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通过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通过“3+1”和“1+4”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民族青年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上挂下派、援藏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在岗人员的管理和业务素质。2010年为止,共有正式职工1010人,其中藏族职工68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正式职工总数的58.3%。
气象科研,进步的动力
无论是天气学,还是气候学,无论是做预报,还是做服务,科学研究都是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不进行深入的研究,业务就只能停滞不前,西藏气象部门的业务人员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也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
◎ 人工影响天气。
1974年,《西藏高原天气学讲义》完成之后,对于天气学和预报方法的研究基本上就没有停止过。高原天气、高原雪灾、暴雨、孟加拉湾台风等就成为了从事天气研究的重点对象,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西藏气候、气候图集、气候资源、气候区划、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极端天气事件、应对气候变化等也都成为了他们钻研的重点。经努力,西藏气象人改造升级了短时预报业务、短期预报业务、中期预报业务、决策气象服务业务、专业气象预报业务、预报会商6个平台,这些成果应用到业务当中,进一步促进了业务的发展。
农业气象的研究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78年,《西藏气候的农业评价》完成。80年代初,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先后开展了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使研究业务化。在推进业务的同时,他们还加大了调查和研究,开展农牧业的区划研究,研究西藏作物的生长规律,针对不同的作物,提出不同生产建议。
气象卫星遥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却比较快。1991年10月,“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遥感动态监测项目以大手笔、大动作进入研究,无论是接受卫星,还是在野外实地调查,科研人员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遥感人才。在科研的带动下,1996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的雪情、森林火点、牧草长势、高原水体的监测,投入日常的业务,丰富了气象服务手段和种类。
说到西藏的气象科研,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及,那就是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1979年5—8月,中国气象局举行了第一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西藏26个常规地面气象站、高空站、太阳辐射站参加了试验的加密观测,并临时增加了5个观测站。1998年5月10日—8月10日,进行了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西藏7个探空站、8个地面站、4个太阳辐射站参加了加密观测,取得了非常珍贵的气象资料。
气象文化,拓展的内涵
在西藏工作,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乐观活泼,依然兢兢业业,依然无怨无悔呢?那就是十八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始终激励着西藏气象人。在西藏的气象部门,还有一句话,“高海拔,高标准;缺氧气,不缺志气”,这被称作为高原气象人精神,并代代发扬,这一精神成为了高原气象人的一种支撑,一种动力,一种自觉的传承,一种自愿的行动。这种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人才比较紧缺,发展高原气象队伍成为了一项重点工作,西藏气象部门开展了“保留骨干,稳定队伍,巩固台站,提高基础业务质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造就了一批气象人才。1996年,西藏气象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在全区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唯物史观、民主法制、党风党纪八大教育,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得到进一步推进,气象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西藏气象部门狠抓八大工程:抓气象服务工程,为经济建设服务;抓业务现代化建设工程,树部门良好形象;抓科技扶贫工程,为群众致富服务;抓人才培训工程,保事业持续发展;抓环境美化工程,创舒适工作环境;抓综合治理工程,促单位治安工作;抓文明办公工程,促机关作风好转;抓文体活动工程,增强队伍凝聚力。正是通过这样大张旗鼓地推进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建设,西藏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高原气象人精神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了。
◎ 西藏农经网工作人员在农牧民群众中调研。
西藏气象部门建成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文明系统、第一个文明行业、全国气象部门第一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区气象部门45个单位全部被各级文明委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其中国家级文明单位9个,地级以上文明单位的比例达了91% ;西藏气象部门先后被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多次授予“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中宣部和中国气象局确定为“文明示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行业”;被区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西藏十大女杰”、“青年女科学家”等先进模范人物。
光阴荏苒,60年匆匆而过,但却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一摞摞珍贵的资料,一个个光彩的荣誉,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幅幅鲜活的照片……60年太短暂,60年太丰富,60年太厚重。回顾这60年,西藏气象人将会继承前辈们光荣的传统,继续开拓前进,使西藏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