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

小议察隅僜巴人

  西藏东南部与缅甸等国交界的察隅一带有一群称僜巴的人,他们地处湿热带,又与邻国居民交往甚密,无论是食物还是服装饰物等都极具特色,且与高原上生活的人区别较大。

  在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僜人倍受歧视与欺侮,他们被赶进深山老林不得下山,被蔑称为“光屁股的野人”、“会爬山的猴子”,终年远离人群。据调查,1959年民主改革时,察隅县的僜巴只剩有500人。

  冬天,老人们躲在山洞里御寒,年轻人则到缅甸等邻国谋生;夏日,他们住在用树枝和芭蕉叶搭成的棚子里避暑。他们的生产工具非常原始,生产方式极其落后,只能靠采集野生植物和打猎解决食物和最基本的生活必需,人们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领导的关怀下,僜人走出深山老林,下山干起了农业,采集和狩猎成为副业。下山后的僜巴,因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思想观念随之也发生了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他们不再满足于生活的温饱而追求美,对服饰的讲究也日趋明显,逐渐形成较标准的式样和较固定的材料,使服饰的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了起来。僜人服装的原材料是麻纤维,加工技术也比过去先进了许多。他们把成熟的大麻剥皮;捶打、煮晒,取其白纤维搓成麻线,染成各种颜色,织成麻布。这种麻布结实、耐用,做成服装在森林里干活不容易损坏。僜人上身穿无领无袖长、短衫。男子上衣多为白色或黑色,下身着遮羞布;女子上衣织有彩纹,短及胸部,腰部袒露,下着筒裙。筒裙多用彩格布制作,分长短两种,长者至脚面,短裙至膝下,长短并穿,长在里短在外。男女均习惯在上衣外围一披肩。这身装束能充分展露男子的威武与雄壮、显示女子的窈窕。

  80年代以前,僜人实行的是买卖婚姻,男孩七八岁、女孩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为他们定亲,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许多彩礼,其中包括女孩的生活用品。孩子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正式结婚。此前,再次给女方送礼,包括女孩的衣服和首饰。这种婚姻决定了僜人女子低下的社会地位,婚后妇女成为男子的附属物,而其衣着和首饰又体现了男子的财富,因此,女子的服装和首饰日趋大众化、艺术化特点。首饰中除少数串珠是用珊瑚、玛瑙、松石等制成外,大多数为白银打制而成。僜人男女均蓄发,妇女将长发挽成一髻,上插银或铜簪,这与缅甸妇女发式相似;额上有一块椭圆形的金属发篦,发篦镂刻着简单的花纹。僜人女子的耳朵上都戴着手掌般大小的耳环或喇叭状的耳饰,这是财富的象征,也是美的标志。很多女子的腕上都戴有手镯,手指上戴着戒指,脖子上挂着串珠。僜人女子的这种装束庄重、典雅、远远望去似仙女下凡。

 

联系我们 | 电子刊

主办:中国西藏杂志社  编辑出版:中国西藏杂志社

地址:中国 北京 府右街135号   邮政编码:100031

中文部:010-58336050/58336082/58335511/58335518

藏文部:010-59512450/58335517/58336006

英文部:010-58336070/58335683

版权所有 中国西藏杂志社 京ICP备17049894号

E-mail:zgxizang@163.com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