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

珠峰大营救

  去年10月16日至1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席卷了西藏南部边缘地区,欲从东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韩国登山队被1.2米深的积雪围困在大本营。

  呼唤救援的信息传到北京,又传到拉萨。10月20日下午,西藏登山协会得到通知,协会秘书长高谋兴立即组织队伍救援。

  21日早晨,由登山家仁青平措带领的西藏救援队起程,前往670公里外的曲当乡卡达村组织救援。珠峰脚下,一场人类与自然、生与死的较量惊心动魄地展开了。

  “小愚公”千里驰援

  56岁的著名登山家、享有“小愚公”美誉的仁青平措,前一天刚从樟木出差回来,正在家休息。他接到救援韩国登山队的任务后,二话没说,准备了3箱罐头,6箱方便面和一些点心、饮料等食品,带上翻译阿旺和驾驶员群达杰,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千里之外的卡达村。那里是距珠峰东坡大本营最近的地方。62型丰田车疾驰在坎坷不平的山区公路上,仁青平措的心随着车辆的颠簸在剧烈地跳动。西藏登山协会要求他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卡达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珠峰大本营,能不能顺利完成救援任务,他心里真没有底。从卡达村到珠穆朗玛峰东坡有3条路线,第一条要翻越海拔5344米的朗玛拉山口;第二条是翻越4890米的晓乌拉山口;第三条则要翻越4479米的桑群拉山口。这三条山间小路,都无法通行汽车,救援队伍只能步行。经过种种情况的分析,救援队选择了第二条路线。在正常情况下,从卡达村进入大本营约需5天左右的时间。目前珠峰地区连降大雪,小路被积雪覆盖,进山非常困难,所用的时间会更长。困在山上的韩国登山队能否再坚持几天?有没有伤病队员?仁青平措心里异常着急。22日中午,他们提前赶到卡达村,顾不上休息,立即去找留在这里的中国登山协会联络官贺凤祥和小曲,商谈下一步的具体救援方案。仁青平措常年在珠峰山区,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他找到曲当乡副书记,请求当地政府的支援,并雇用了10名民工和21头牦牛,准备于23日动身上山救援。在讨论究竟由谁带队上山时,双方发生了争执。中国登山协会的联络官认为,仁青平措年纪大了,应该留在卡达村,由年轻人担任救援任务。仁青平措则坚持要上山,一来是汉族同志上山后无法与当地民工交流,二来是17日从卡达村出发前往大本营的两名民工和5头牦牛至今未有消息,他十分担心他们的安全,执意要亲自上山。具有登山经验的仁青最终带队上山了,等待他的,将是异乎寻常的长途跋涉。  

  雪山深处9昼夜

  10月23日中午,一支特殊的队伍从卡达村出发了。仁青平措、阿旺、小曲带着10位民工,赶着21头牦牛,带足燃料、食品和草料,向喜马拉雅山脉的深处走去。出发第二天,齐腰深的积雪挡住了去路,尽管能大致识得路,但在蜿蜒曲折、乱石遍地的山间小道上,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救援队的每一个人都要轮换着走到最前面,担当开路重任。 富有经验的仁青平措嘱咐队员们,在上山踩路时,还要考虑到下山,最好一直沿着大路走,而不能只图快,走相对较陡的捷径。 雪地行军,人还好对付,最要命的是牦牛,山路基本被大雪覆盖,看上去平展展一片,其实两边是石头,中间则是凹沟,牦牛一踩上去就陷入雪中,寸步难行。民工只好把牦牛背上的物资卸下来,再用劲将牦牛拉出来。在亮晶晶的冰坡上,他们必须先把草铺在雪地上,待牦牛过后再将草收拾起来,留作下次使用。如此缓慢而艰难的行军,一天也走不出多少路程。25日,救援队正式翻越晓乌拉山口。进山以来的天气一直不错,雪停了,只是茫茫雪野折射出耀眼的强光,把他们的脸烧得发烫。从晓乌拉山口下来,他们在一个叫左乡的地方遇到了17日从卡达村出发的两位民工和5头牦牛。这两位民工未能到达大本营,携带的一些食品如白菜和萝卜已冻烂不能食用,好在人和牦牛均安然无恙。仁青平措的心踏实了许多。进山后的第四天,救援队翻越了两座海拔4000多米高的小山后,抵达黑湖。这是一个真正的高原湖泊,湖边已结上了一圈冰,湖水依然清澈湛蓝。在这天的下山途中他们发生了意外,一头牛从雪坡上滚下来,驮在背上装有食品和饮料的箱子全部散落在山坡上。民工们全体出动,把摔烂的食品一一捡回,把陷在雪中受伤的牦牛牵上来。仁青平措的一把手电筒丢在雪坡上,怎么也找不到了。27日这一天,救援队又翻过了一座小山,抵达一个叫龙夏的地方。这里离大本营已不太远了,加上牦牛的草料所剩不多,救援队就把牦牛驮运的东西卸下来,让两位民工将牦牛赶回黑湖,那里有一面向阳的山坡,大雪消融后露出浅浅的牧草,牦牛可以在那里补充草料,等待救援队返回。就在这一天,第二批救援队的10位民工从卡达赶了上来,救援队伍得到了扩充。28日,是救援队进山后的第六天,由于把牦牛留在了山下。救援队每一个人平均背负15公斤重的物资继续向山上行进,他们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布满积雪的山路上蹒跚迈步,平均每天要走六七个小时,陪伴他们的始终是绵延不绝的高峰、陡坡,白茫茫的雪野和无比沉寂的山野。连续9天的步行,餐风宿雪。10月31日下午,踏着夕阳的余辉,西藏救援队一行21人终于来到了珠峰大本营,与韩国登山队汇合。

  友爱送君归

  救援队的到来,使小小的大本营顿时热闹起来。仁青平措一行不仅带来了登山队急需的燃料、食品,更有西藏登山界深切的关注和浓浓的友情,韩国登山队得救了,队员们含着激动的热泪拥抱在一起。韩国登山队员将仁青平措一行请到自己的帐篷里,道不完的被困之苦,说不尽的感激之情。最艰难的9昼夜过去了,韩国队员没有大的问题,救援人员和牲畜也没有大的意外,仁青平措始终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第二天,韩国登山队和救援队沿着救援队开拓的上山的路,相继离开大本营,开始下撤,一路顺利。经过此次救援,韩国队员真正体会到西藏各族群众热情帮助,登山界相互帮助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们将一些带不走的日用品全部留给当地老百姓,告别让他们激动也让他们遗憾的神秘莫测的珠穆朗玛峰,踏上返乡的旅程。11月5日,韩国登山队沿着救援队在深山积雪中开辟出的通道顺利到达卡达村,其中有3人已在前一天抵达定日县。至此,被大雪围困的韩国登山队全部下撤到安全地带,所有为他们担心的韩国人和中国人都长出一口气。 11月7日,在中国登山协会和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的安排下,韩国登山队分批到达西藏最大的口岸――樟木口岸,由民工背运下山的行李物资也一起运到这里。11月8日,登山队16名队员和两名夏尔巴协作人员通过口岸,顺利出境,带着中国登山界的友情和藏族群众的深情祝福,离开中国,返回韩国。3天后,中国登山协会电话告知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在救援韩国登山队员的实际行动中,西藏登山协会行动及时,采取的措施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真正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从北京打来的电话里说,在韩国登山队平安返回韩国后,韩国驻华大使馆代表韩国对中国登山协会在此次救援行动中作出的积极努力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联系我们 | 电子刊

主办:中国西藏杂志社  编辑出版:中国西藏杂志社

地址:中国 北京 府右街135号   邮政编码:100031

中文部:010-58336050/58336082/58335511/58335518

藏文部:010-59512450/58335517/58336006

英文部:010-58336070/58335683

版权所有 中国西藏杂志社 京ICP备17049894号

E-mail:zgxizang@163.com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