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刊发笔者《蕃尼古道上的考古发现》一文后,不少读者对此很感兴 趣,不断向我询问进一步的情况,对西藏首次发现的与唐代著名旅行家王玄策有 关的史迹希望有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这使我很受感动。原以为搞考古的人写的这 些枯燥无味的文字,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之外,不会有多少人去关心它。但事实却 不是这样。近读《中国西藏》,在1999年第四期上看到佟伟先生撰写的《王玄策 从何处到马拉山口》一文,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看法。笔者很高兴能引起大家 更多地关注与讨论。这里,也想谈谈对此的一些不同意见。 王玄策历史上三次出使印度,是唐代中外交通史上的壮举。关于他出使所采取的 路线,历来也为史学界所瞩目。由于吉隆《大唐天竺使出铭》的考古发现,时间 地点都很清楚,从而可以基本上肯定他在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第三次出使印 度时,走的是经过吉隆这条路线,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蕃尼道”。 蕃尼道的开通,正式见诸汉文史书记载的是约成书于公元7世纪中叶的唐释道宣的 《释迦方志》一书,相对过去汉通西域的各道,他称其为“东道”。这条道路的 走向,他是这样记载的: 其东道者,从河州西北渡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减百里至鄯城 镇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青海, 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衙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 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 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口旦仓法关。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 加三鼻关,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 四十余日,至北印度尼婆罗国(此国去吐蕃约九千里)。
由此可见,释道宣所称之“东道”,可分为南北两段,其北段系经青海至拉萨,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请文成公主入藏,唐使李道宗送文成公主至河源,便采取此 线。虽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当时受吐谷浑所控,具体走向也有可能是从东道四川康 区经松潘、玉树,逾唐古拉山口,过黑河而至拉萨,但经青海至拉萨一段当系蕃 尼道之北段主线,看法并无大的分歧。 佟伟先生推测:“王玄策此行未必经过拉萨,而很有可能行至那曲或安多(或至 纳木湖)即转向西行,至今措勤县南下,再经今昂仁县打加错,沿打加山东南到 达今吉隆县马拉山口”。并且认为王玄策不采用此线,便不大可能遇见位于藏西 南古老而巨大的涌泉打加或名搭各架)涌泉。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推测。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史书记载的这条道路 的走向来分析,却还有另一种可能存在。 上引《释迦方志》记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之后,紧接着“又西南至小羊同国 ”一句,而《大唐天竺使出铭》残存文字第十三行为:“……年夏五月届于小杨 同之西”,碑铭中的“小杨同”当系“小羊同”之同音异写无疑。这条地理方位 的记载是我们推测王玄策采取路线至关重要的一点线索。 关于小羊同的地望,曾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学者足立喜六认为这里所记的“小羊 同”,当为Shigatse之对音,即当今后藏日喀则。而我国学者范祥雍则认为,因 汉籍《通典》第一九五、《唐要会》第九九、《太平寰宇记》第一八五并谓“大 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则小羊同国当在大羊同之西,“此二 国位置大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克什米尔附近”。但他同时也意识到,如果这样理 解的话,与道宣《释迦方志》所载的
地理方位不合。“小羊同国已邻近印度境, 何为下文又折至吐蕃南界?或其时此路阻塞不通耶?” 如果我们结合唐碑发现位置重新来认识小羊同的位置,吉隆位于“小杨同”之西 ,那么小羊同的位置就在吉隆以东,正好与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所推定的小羊同大 约位于今之后藏日喀则的意见相吻合。王玄策既然经过小羊同才到达吉隆,从路 线上来看,应当沿藏南一线前行较为合理。如按佟伟先生的意见,主张王玄策走 藏北、安多一线才南下昂仁,便不会经过小羊同。 至于《释迦方志》所载的“口旦仓法关”,我认为就是指吉隆马拉山口。在藏文 史书中,吉隆旧称“答仓宗喀”或“宗喀”,“旦仓法关”发音与之相近,也应 系汉文文献中同一地名的不同译法,答仓宗喀以下路程,则是过马拉山口之后, 从吉隆县城所在地宗喀南行进入吉隆藏布沟山谷,经十三飞梯、过十九栈道,经 中尼边境之热索进入到尼泊尔的里程。
所以,笔者认为,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两方面加以考虑,王玄策在“蕃尼道”的 大体走向,很可能是沿雅鲁藏布江溯江而西的南线,而非藏北一线。 过去也有学者总结推测王玄策可能走的是南线,但却将出山口的具体位置推定在 聂拉木(固帝),由于《大唐天竺使出铭》的发现,至少证明他第三次走的是吉 隆道,而不是聂拉木道。至于为何王玄策要取道吉隆而非聂拉木,具体的原因因 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作进一步推测。不过从清人记载的情况来看,吉隆与 聂拉木两道在清代都仍然并行,并各有其优劣。《西藏图考》卷三引《西招图略 》论后藏扎什伦布至聂拉木一线的路时称:“由聂拉木南行,经噶宜卡等处至锡 巴寺,为达廓尔噶阳布城(今加德满都)之小路,贸易人由此较济咙(即吉隆) 为近”。可见聂拉木道直至清代仍为民间一条通商小道。吉隆道虽路较之为远, 但除开从宗喀以南入吉隆藏布河谷一线险峻之外,其余路段均较易行,尤其是可 直接连接通往尼泊尔境内的大道。如《卫藏通志》卷三《山川》条记载:“宗喀 至吉隆计行程三日,……由吉隆过帕巴喇嘛寺,通廓尔噶阳布城大路”。
所以笔者推测,唐代新开通的这条“蕃尼道”,大约主道还在吉隆一线,而非聂拉木。 吐蕃松赞干布迎请尼泊尔尺尊公主进藏,以及后来吐蕃与尼泊尔之间的交往,大 约主要采取的是吉隆道。这在藏文史书中有不少线索。因而王玄策采取这条道路 ,当在情理之中。 最后,还得谈谈有关搭各架涌泉的问题。西藏是一个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 大大小小的涌泉遍布高原,一般情况下,很难将史书记载的某处涌泉具体的地址 加以确指。但是搭各架涌泉却是个例外。结合王玄策出使印度事迹加以综合分析 ,《法苑珠林》卷十二所引《王玄策行记》中所载的位于吐蕃国西南的涌泉,确 实很可能即是位于今昂仁境内的搭各架间歇泉。 搭各架涌泉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一处高温间歇泉,地处昂仁县西部的热切乡,笔者 曾亲临此处涌泉考察。它的海拔高度为5000米,其中最大的一处泉眼平面呈椭圆 形,长径达1米,其间歇喷发频率为每分钟58-59次,泉柱直径可达1.5-2米, 冲高可达20米左右,喷射时发出声声怒吼,惊心动魄。与文献中所记“平地涌出 ,激水遂高五六尺,甚热,煮肉即熟,气上冲天,像似雾气”的景象十分相似。 由于这处温泉规模很大,传说也很丰富,“泉中时时见人骸骨涌出,垂毡布水, 须臾即烂”,所以被王玄策载入游记自属当然。 如果笔者上述推测可以成立的话,王玄策自藏南沿雅鲁藏布江一线,先由东至西 前往吉隆,再由吉隆入谷抵尼泊尔,也同样可以见到这处高原奇观,而不一定非 要绕道藏北那曲、安多再南下吉隆。因为搭各架涌泉的位置离萨嘎(旧称萨塔) 很近,由萨嘎至今还有道路向南通往吉隆,1990年笔者所在的考古调查队,就是 采用这条道路向南通往吉隆的。那么,这里笔者也提出一种王玄策当年第三次奉 使出行尼泊尔、印度假想路线供大家讨论: 自吐蕃王国都城逻些(拉萨)出发,沿雅鲁藏布江溯江西上,抵吐蕃西南之“小 羊同”境,再观赏吐蕃西南最大的一处涌泉搭各架间歇泉之后,由萨嘎南渡雅鲁 藏布江,南行至“口旦仓法关”(吉隆马拉山口),再由此入谷,经十三飞梯, 十九栈道(吉隆藏布河谷),由热索出境至尼泊尔,再去往北印度(参见示意图 )。 由于年代久远,高原古道已发生很大变化,笔者的上述推断,也只能是基于文献 和考古资料的一种假想,是否正确,还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