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罗布 苗文金
◎ 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泽培。
8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采访组一行从317国道同普段分道,穿过10余公里的波罗峡谷,沿着藏曲河自北而南前行。此行的任务是前往白卓村,探访当地千年传承的木刻手艺。
沿途河水与峡谷交相辉映,山势峻峭,树木葱茏。行至波罗乡龙台村,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布拉山,又经过3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我们终于在下午4点20分到达峡谷尽头的白卓村。夕阳西下,留下一点余晖照耀着小山村,照耀着白卓村木刻人家。
50岁的泽培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知我们来采访,早早就站在家门口等候,一家人特意为我们准备了当地特有的松茸、獐子菌等佳肴,让我们深感他们的淳朴、善良。
◎ 泽培徒弟朗加正在精雕细刻佛像图案。
泽培是俄荣仓第九代传承人,12岁开始随父亲桑培学习木刻手艺。白卓村属半农半牧区,由于地处半山腰,农牧业收成不高,木刻成为当地群众最主要的副业,也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2011年,泽培带着7岁的儿子旺修多吉刻了20多个木板,销往四川德格、白玉及西藏江达、昌都等地,收入7000多元。在农忙季节,他们停下手中的活儿,从事农牧业生产。由于市场有限,他们只是在农闲季节木刻,平时还出去打工增加收入。
泽培介绍,翻越布拉山,金沙江西岸的外冲、阿当、伊玉、白卓4个自然村的村民多数会木刻,自从有了木刻这一手艺之后,村民们主要靠木刻来维持生计。而且我们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盛产质地优良、适合精雕细刻的优质木材桦胶树。选材时选取直且无疤的木材,除去水分后,放在畜粪堆中浸泡,次年再熏烘、刨平,方才用作版胚。一个木刻艺人随身携带的必备雕刻工具就达10 余种。
随着国家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大,波罗木刻也迎来了渴望的春天。泽培焕发出艺术青春,广收门徒,使木刻这一古老的藏族艺术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 泽培徒弟江松在木刻经文。
◎ 白卓村木刻手工艺后继有人。
“今年6 月份,我参加了在拉萨举行的自治区非遗大展,了解到许多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木刻的热情也高了。我要把白卓村特别是波罗乡木刻手工艺发扬光大。”泽培信心十足地说。
如今泽培在当地就有100多名徒弟。“师傅对我们的要求特别严格,经常教导我们,木刻要心细,要吃苦耐劳,不能偷懒。”35岁的罗布感慨地说。
由于做工精细,木刻手艺的工序较为复杂,共有十余道工序。泽培介绍,在制作中,刻版内文首先必须经过享有盛名的藏文书法家书写而成(在纸上手写印刷体),并经过至少两人的严格校对,将文字用特殊液体印在木板上,在适当阳光下晒干,再由雕刻艺人按照原文临摹刻制;出成品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校对,在确定无任何错误后,刷上酥油汤晾晒,干后涂上朱砂颜料,最后用一种能防虫蛀的植物熬成水,将成品浸泡、清洗,最后交付工人印刷即成。
在采访中,泽培最困惑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内地及其它藏区经布、铁制刻版的出现,波罗木刻的传统地位受冲击,逐渐失去市场,原始的木刻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 泽培手把手地给徒弟传授木刻手艺。
为拯救波罗木刻的命运,给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江达县及相关文化部门已着手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江达县文化局局长扎西桑波告诉记者,为全面保护波罗木刻,地县两级文化部门已对波罗木刻及其艺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普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加大了波罗木刻手工艺的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群众向规模化产业发展,积极领导创办实业产业,把传统小作坊做成规模化,把分散做成集中,并尝试把民族手工艺同旅游业相结合,达到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让它逐步成为具有江达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同时,发展木刻文化产业,把波罗乡建成真正的“木刻之乡”,保护这一传统文化精髓。
采访结束时,已是下午6点多了,泽培和他的15 名徒弟骑着摩托车把我们送到新闻采访车跟前,与我们握手道别。当天的采访时间虽然短暂,白卓村村民的纯朴和热情却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背景资料:
波罗木刻起源于1676年,由当时的德格第12世土司、第6世法王却吉·登巴次仁发起,现今四川德格、白玉、以及西藏江达县的大部分地区都曾隶属德格土司管辖,加之当时盛行佛教,基于信教需求,用于印制佛教经文及图案的木刻工艺得到了空前发展,波罗木刻印刷技术由此崛起。现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格印经院中80%以上的印经版均为江达县波罗乡所制。波罗乡素有“木刻之乡”的美誉。2008年6月,江达县波罗木刻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