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罗 勇
乃宁寺,也称乃宁曲德寺或“南尼寺”。位于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南尼乡境内,距204国道207米,距江孜县城10公里,有1100多年的历史。
① 罗布湖边观看庆典活动的群众。
古刹厚重古朴,佛像庄严,朝圣的人络绎不绝。寺内文物众多,有明朝时期的唐卡,有《八千颂》等大量经书,还有不同质地的佛像和佛塔,其中尤以明太祖御赐给章阳国师坚赞的释迦牟尼沐浴唐卡最为珍贵。寺院内主要供奉着三尊释迦牟尼师徒佛像、三尊宗喀巴师徒佛像以及长寿佛、强巴佛、文殊菩萨、度母、护法神等。乃宁寺北侧林卡旁矗立着规模庞大的罗布桑培佛塔,民间传闻常转此佛塔能够消除百病,因此吸引着当地群众和各方香客到此转塔。乃宁寺四周山峰形象独特,流传着神奇美妙的传说,相传西北方的丝瓦山有21个度母,保佑着南尼村当地群众年年五谷丰登。
说到乃宁寺,不得不提到松珠文化节。松珠文化节是乃宁寺一年一度的大型宗教节日,每年藏历4月15日至16日举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佛教跳神”和“骑马挂经幡”两项活动。乃宁寺东南方有一面水塘,名曰罗布湖,水域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湖中心有几株树,是松珠文化节“骑马挂经幡”的地点。
② 松珠文化节即将拉开帷幕。
③ 跳果谐。
④ 跳神现场。
我曾两次到过乃宁寺,均听到过关于松珠文化节的隆重推介,由于时机不对,未能亲历。2013年5月23日、24日,是本年度松珠文化节的举办时日。机缘巧合,我终于可以亲身体会了。5月22日,我们提前探访,从204国道至乃宁寺有200多米的小道,两边是民居,民居的墙体上密密麻麻地张贴着牛粪饼,形成一道特有的景观。
虽然离珠松文化节还有一天,但节日的氛围渐浓。寺庙周围已有不少群众搭起了摊位和帐蓬。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商品,有衣服、鞋子等日用品。帐蓬是用于节日之际做餐饮服务的,从其所备物料推测,能供应不少人用餐。罗布湖也一改往日的宁静,湖面本来水位很浅,现在从山上引下来一股清泉,哗哗地往湖里灌,直到灌得满满为止。湖周围有不少群众运来树干,准备在湖边打桩竖经幡。旁边的神坛也有人在打扫,屋檐上挂起了香布,一派过节气氛。寺内也是一派忙碌,清扫的、妆点的、准备牦牛舞行头的,忙碌中井然有序。然而,朝佛的人依旧,男女老幼,手持酥油灯,一盏盏地添加酥油,一一地叩拜着佛像。
5月23日一大早,我们便赶往乃宁寺。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204国道上,拖拉机一辆接一辆,载着满满的人,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吃喝的食物,一如赶赴盛会。从国道至乃宁寺的小路一下子显得非常拥挤,拖拉机的轰鸣声,商贩们的叫卖声,完全打破了往日的沉静,节日的气氛更浓郁了。
上午10时左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拥进寺院,把偌大的四合院围得水泄不通。屋顶上、窗口中都挤着人脑袋,人流还在源源不断地涌进来,维持秩序的民警只得耐心地疏导。树阴下、墙角边,人们席地而坐,三五一群,有的还摆上青稞酒和酥油茶,慢品闲聊。跳神活动还没开始,院子里首先冒出两位头戴面具的人物,手握鞭子,时而伴怪相,时而用鞭“抽打”过往人群,大家相视而乐。由于面具呈红、蓝两色,我戏称之为“赏善罚恶”二使,他们在人们围成的场地四周转悠,所到之所一片喧哗,乐不可支。
◎迎请寺里的高僧出场。
上午11时左右,法号轰鸣而悠远,一群僧人排着长队从大殿而出,“跳神”拉开序幕。据介绍,第一日举行的“跳神”活动,主要是在措钦大殿前开展跳神,由僧人和俗人组成。表演分为几个段落和几种鼓点,一种鼓点就是一个段落,每个鼓点的轻重缓急不尽相同。基本动作有抬脚跳步,左右击鼓,前进跳跃等,表现出了欢快威武的特点。服装颜色分别象征温和,广博,善良,威猛等。烈日下,表演者尽情挥洒,观看者津津乐道,现场秩序始终井然。随着节目的变换,高潮不断迭起。间隙,“赏善罚恶”二使也装模作样,模仿动作,来上一段,逗得大家前合后仰,笑声不断。
从日上三竿,到太阳垂直照下,经幡杆的阴影缩成一点,下午两点左右,跳神宣告结束。表演者排成两行,寺里的高僧为他们献哈达,工作人员为他们倒青稞酒,表示慰问和答谢。院里的人群渐次离去,不愿离开的,仍旧留下来享受日光沐浴,边喝青稞酒边与同伴们聊天。
5月24日,是骑马挂经幡的日子。据介绍,“骑马挂经幡”活动由精心挑选出来的男士们骑马涉水到罗布湖中央,把崭新的经幡挂在树枝上,接着周围的群众向空中抛洒糌粑,并祈祷说“祈求神灵的庇护,祈求保佑人畜免灾,祈求风调雨顺,祈求硕果累累”,这一过程也将是松珠文化节的高潮。
人依旧是那样的多,只是由院内走向院外,围着罗布湖展开。活动的前奏依然是请高僧颂经,然后跳神舞。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几位头戴红穗圆盘帽子、身跨大马的小伙子,他们是今天活动的主角。据说,人和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有属相和颜色的要求,当然更重要的是人和马都要会游泳,否则会有溺水之险。
在经过煨桑、佛像展示等宗教仪式后,水上挂经幡活动正式开始。人们将寄托美好愿望的经幡连接起来或者相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条厚重的经幡链,放在湖边,然后等待庄重时刻的到来。先由一位小伙骑马拽着经幡的一端,涉水到水塘中央的大树下,其余几人也相继而行,护送着在水中沉重前行的经幡。待经幡放到足够长时,一位小伙子便将经幡系于大树顶端。湖对岸的群众拽着经幡的另一端,前呼后拥中,将之系于寺院墙边的大树上。两端遥相呼应,跨湖面而系之。烈日下微风中,经幡猎猎飞舞。
挂好经幡后,人们回到湖泊边的神坛前,高僧颂经,法号齐鸣,桑烟袅袅,大家虔诚祈祷。不一会儿,“呜呼”声响彻云宵。接着,人们向湖面撒着糌粑,结束祈愿活动。
“南尼”果谐也是松珠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骑马挂经幡”后紧接着表演。“果谐”是在日喀则广大农区普遍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也称之为“农民舞”。它以优美的舞蹈动律、丰富多彩的歌词内容,歌颂劳动、丰收和爱情,展示了藏族人民勤劳、智慧、勇敢的性格。跳果谐非常讲究,有固定的传承人和服装要求,已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之前,参加的人们都要经过精心打扮,尤其是女子,仅头饰装扮就需几个小时,从梳理到装饰,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世代传承,延续至今。
◎骑马挂经幡。
经过精心打扮的果谐成员上场后,他们先呈半圆形排列,在轻音节奏下,而后呈圆形,时快时慢,节奏感非常强,还伴有歌声,有歌颂向往爱情自由的,如歌词大意为:达官贵人“扎钦”给我的脖子上扎上了五彩经幡做的“扎西达达”,我立马就拒绝了这个“扎西达达”,让他拿回去。为了这件事我的父母亲每日每夜都在训我,父亲的训斥比东方的山还高,母亲的骂声比红色的火焰还要炙热,还时不时的听到朋友的埋怨声,而我的耐心却像那涓涓细流一样连绵不断。“达达”意为彩箭,把彩箭插到姑娘背上,如果没有被拒绝,就是表示对方愿意成为你的新娘。
也有赞美寺庙和自然的,如:南尼寺的背后靠着悬崖陡壁,而寺里转经的地方却像哈达一样平坦。南尼寺的前面就是一片湖,这里是鸟儿的栖息地。南尼寺的大门是用美丽的檀木制作的,敲一敲那个门上的铁圈,寺里的僧人就会出来为你开门。走进去发现南尼寺地上的石板是那样的宽大明亮,在那石板上能看到很多红色的东西在浮动着,乍一看就像在石板上撒了很多红色的果子一样,原来那些都是南尼寺的僧侣啊。南尼寺的楼梯是那样的绚丽夺目,原来楼梯上镶的可都是玉和金子。南尼寺大经堂的大门被阳光普照着如此的绚烂,而我们南尼寺的主持就在这里……